第三次世界大战(收关卷) 110.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剑行动(求花)
伊拉克的飞行员们则同样被中国人的这个阵势给吓住了,他们虽然十分清楚基尔库克将不可避免的被攻克,但是他们仍然勇敢的和对方展开了激烈的空战,可是面对对方的绝对优势,他们的勇敢根本不可能改变战局。相反的,这些飞行员大多成为了中国战斗机飞行员的击坠标记。
当到达伊拉克上空的时候,龙军轰炸机开始对重要的目标进行定点轰炸,蓝翔轰炸机使用重型炸弹炸毁了基尔库克政府机关的办公大楼,通讯设施和军事指挥中心,使得基尔库克的最高指挥机关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里的指挥系统与伊拉克各个野战据点的联系被无情的切断,同时更多的龙军轰炸机和格斗机则开始对居民区进行地毯式轰炸。
“轰,轰,轰……”所有的窗户和门都被巨大的冲击波无情撕开,每扇窗子的玻璃都变成了碎片,窗帘被直直的吹出了窗外,回落的时候已经变成一条条碎布。在雷霆般的爆炸之后是一片寂静,很快一阵阵奇怪的声音传了出来,类似于布匹被快速撕裂的声音,这也是房屋倒塌前发出的声音。许多人在自己的屋子里被炸死,也有很多人被埋葬在并不结实的防空洞里,路上到处都是燃烧的汽车和扭曲的电线杆,很多大树被连根拔起,树枝的旁边到处都散落着人的胳臂,腿和头颅。
当天下午,龙军空军向基尔库克发动了“火焰攻势”,240架捕猎者重型轰炸机向这里投掷了大约500吨的凝固汽油弹和其他高爆炸弹,凝固汽油弹爆炸所引起的冲天大火,让所有基尔库克的伊拉克人都感觉到地狱第一次离他们如此之近。
到了晚上,燃烧的大火仍然没有熄灭,龙军的轰炸机仍然不停的飞临这座城市。现在的基尔库克已经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就犹如一个无助的少女正在被恶汉凌辱。数百吨的凝固汽油弹把这里彻底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炬,在晚上,中国飞机则通过这个火炬的指引,不停的将炸弹投向这个倒霉的城市。事后,一名中国轰炸机飞行员回忆起当天的情形,这样说道:“整个基尔库克都已经变成了火海,不时窜出的火舌凶猛的燃烧一会儿之后又忽然慢慢的熄灭。基尔库克就仿佛一个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炉。所有人都在里面经受炼狱般的炙烤。”
龙军对基尔库克的空袭持续了整整两天,平均每天出击各种战机的架次达到了1587架次,猛烈的轰炸造成了17000人法**兵和伊拉克平民的死亡,50000人受伤。如此巨大的伤亡让包括冯相华在内的大部分高级官员都感到吃惊,不过他们还是认可了空军的战略,正如空军部部长冯如在他的日记中所写的一样:“不时从基尔库克传来可怕的消息,但是我认为他们并不值得同情,因为他们的政府胆敢反抗我们的皇帝,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惩罚。
当中国空军开始发功“天剑”行动的时候,许多受命赶往前线的部队距离基尔库克还有几天的路程,这让前不久刚刚回到伊拉克的冯玉祥十分头疼。不过,好在最后没有出什么大事,部队推进的很顺利,特别是担任主攻的装甲部队和山地部队,他们的速度都很迅速。到了3月1日,主力部队已经全部到达了主要的出发阵地,包括第二集团军的三个主攻装甲师也进入了预定地点。
早就在那里布防的龙军士兵,却不愿意无所事事的等待他们的战友,他们抓住机会占领了基尔库克的一些桥梁,并且建立起防御阵地。
3月2日,冯玉祥和他的参谋们出现在摩苏尔,这座距离底格里斯河仅仅1公里的战地前沿,原来是属于伊拉克北部地区的一个物资中转站,不过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之后,现在它已经换了新主人。此时,冯玉祥正在听取几个战地指挥官的汇报。
“总司令,我们刚刚派出了侦察部队沿着底格里斯河上游进行了一番战术侦察。”西征军第一装甲师“帝国旗卫队的师长指着对面清晰可见的底格里斯河,小声的对冯玉祥说道:“我们发现对面伊拉克人的防御十分松懈。比如,距离这里10公里远的马里博尔,从那个地方再往上游走15公里就埃尔比勒,本来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可是我们的侦察部队到达那里的时候,竟然没有任何的部队,也就是说到那里没有遭到任何的抵抗,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
“呵呵!”看到装甲师长大惑不解的样子,冯玉祥微微的笑了笑,然后说道:“实际上很简单,那是因为这里主要是库尔德人,这些库尔德人是亲我们中国的,他们对法国人和伊拉克的穆斯林教派并没有什么好感,所以他们不会采取什么过激的战术行动,而我们这次的进攻也会十分顺利。相信我。我们将兵不血刃的占领埃尔比勒。”冯玉祥大声给自己的手下说着自己的预测。
“真的么?”装甲师长挠了挠自己的脑袋,说:“我可没这么想,我认为这有可能是对方的圈套,所以我并没有给那个连长任何奖励!”
“呵呵,给他一枚勋章吧。虽然他孤军深入敌人的城市,这事做得有些冒险,但是勇气和智慧可嘉。这样吧,既然你们对我的预测这么没有信心。那我们就打个赌吧,一瓶老白干,怎么样?”
“无所谓!”这时,陈济棠走了过来,耸了耸肩膀,说:“反正我们都不相信!”说到这里在场的人相互对视了一下,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陈济棠等人并不相信总司令的预测,更不相信在短短两天的时间就能够拿下埃尔比勒。虽然埃尔比勒到这里的直线距离只有25公里,但是,那好歹也是伊拉克共和国的第四大城市和军事要塞,就算伊拉克人真的守不住,他们也不会将埃尔比勒拱手相让的。
伊拉克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面积44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中穆斯林约占人口的百分之95,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百分之54.5、逊尼派穆斯林占百分之40.5。阿拉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73,库尔德人约占百分之21。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北部库尔德地区的官方语言是库尔德语,东部地区有些部落讲波斯语。
库尔德人是西亚库尔德地区的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扎格罗斯山脉和托罗斯山脉地区:东起伊朗的克尔曼沙汉,西抵土耳其的幼发拉底河,北至亚美尼亚的埃里温,南达伊拉克的基尔库克,远及叙利亚的阿勒颇,分属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少数散居在黎巴嫩、阿富汗、约旦、俄罗斯等国。在中东是一个人口仅次于阿拉伯、突厥和波斯民族的第四大民族。
阿拉伯帝国后期,库尔德人曾建立几个封建王朝。其后,突厥人、蒙古人几次侵入库尔德斯坦。库尔德人聚居地被称为库尔德斯坦。这一地区原先大部分为奥斯曼帝国所统治。12世纪时,塞尔柱苏丹桑扎尔首建库尔德斯坦省。16世纪初~17世纪30年代,封建制度逐渐形成。直至19世纪,库尔德人在奥斯曼帝国境内仍保持半自治状态,成为土耳其和伊朗两国之间的缓冲地带。此后,由于奥斯曼帝国崩溃,库尔德人分属于数国。在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受政府的特殊冷遇,政府试图剥夺库尔德人的身份而称之为山地土耳其人,库尔德人也感到政府的强大同化压力,并忍受着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多数派的宗教迫害。伊拉克王朝被推翻之后,伊拉克共和国新政府未能满足库尔德人的政治权利和社会福利等愿望,激起了广大库尔德人的强烈不满,民族冲突日益加剧。
目前库尔德人主要分布在伊北部地区包括杜胡克、苏莱曼尼亚和埃尔比勒省以及基尔库克、摩苏尔和迪亚拉省地区,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这里地势险要,石油产量占伊全国一半以上,而且农、牧产品丰富,有“谷仓”之称。库尔德人主要以农牧业为生,随着石油工业的兴起,已有部分库尔德人成为石油工人。库尔德人有着强烈的民族独立愿望。伊拉克共和国成立后,库尔德人同伊政府进行过多次谈判。伊政府与库尔德人签订协定,建立了包括苏莱曼尼亚等三个自治省在内的伊拉克北部自治区,但是伊拉克政府只是给了一个许诺,迟迟没有推出真正有效的措施。
虽然库尔德人名义上的获得了自治,但是在伊拉克,库尔德人却并不受到欢迎,他们仍然是所谓的二等公民。于是一些库尔德人开始寻求建立自己的国家,而各种各样的库尔德独立运动就开始在各个地方兴起了。这其中就包括了最出名的库尔德民主党。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