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新的格局

第1169章,新的格局

众官员接到这项命令之后,都感到情况很严重,这种严重一方面是站在元首的角度,另外一方面则是站在外人的角度。前者自然不必多说,既然都能让元首雷霆大怒,可见不是一般的事情,而后者却是外人感到元首对此事颇有重视,或多或少都觉得其中有内幕,难道说这些谣言真的说中了一些内容,所以才让元首感到愤怒?

当然,身为情报部门的官员,他们接触的政治内幕多得去,不管元首是否真的想要称帝,与他们本身的关系并不太大。在这一行业能坐到现在这个位置,最基础的条件就是需要有足够的政治忠诚度。

不过为了让元首能知道这件事的潜在影响,情报分析部主管陈振还是向吴绍霆提示了道:“元首,这件事总归来说只是微乎甚微的一小部分人在作祟,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天底下少不了有几只害群之马。只是,为了这件事如此劳师动众,并非我等不愿意,倒是怕事情传了出去,会让很多人对元首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在场的所有人听完这番话,都知道陈振想要说什么,有几个官员还点头附和了起来。

吴绍霆当然也是明白这一点的,无非是生怕外人以为这是“欲盖弥彰”,他正色的说道:“外人对我的看法固然重要,但是这些害群之马显然是有备而来,否则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怎么可能形成这样一股歪风邪气?我势必要追查到底,看看究竟是什么人在搞鬼。我既然能站在这个位置上,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可是一旦这些人得寸进尺,耍出一些更下作的手段,到那个时候可不单单是个人荣辱的事情了。”

陈振问道:“元首,这件事背后真的有人?”

吴绍霆严肃的说道:“我也只是猜测,所以才让你们去调查。我不希望等到事情闹大之后才做出反应,后知后觉是从政者的大忌,凡事一定要有防患于未然之心。”

另外一名官员点了点头,郑重其事的说道:“既然如此,我等一定尽快完成任务。”

吴绍霆接着说道:“你们担心这件事会让不知情的人误会,说实话,这一点确实不得不小心。但是话又说回来,你们是干什么?你们是干情报工作的人,隐蔽行事是家常便饭,要不然我又何必来找你们做事!”

陈振连忙说道:“元首教训的是,我等一定不负所托,竭尽所能办好此事。”

从这天开始,中央情报局部署在全国各地的情报站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不仅要追查元首交代下来的任务,同时还要监测民间舆论的动向,针对每一次攻击中央政府或者元首的言论进行时刻跟踪分析,了解这些言论对民间的影响力,从而规划安全等级。

当然,重点工作依然是在追查之前的造谣者,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说出去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水如大川,要想找到是谁泼出来的,那简直比大海捞针还要困难。不过情报人员自然有一套办事方法,他们先从那些信从这些言论的人下手,对这些人进行密切的监视,全面调查他们的背景。既然这些人相信谣言,那自然有不安分的原因,要么他们就是主谋,要么主谋就在他们身边。

经过几天时间的忙碌,中情局总算找到了一些头绪,在他们入手调查的几十个对象当中,有八个人是中华革命党的党员,另外五、六个人则分别与这八个人是认识的,当然至于认识的关系程度还有待追查。

虽然这算得上一条线索,但仍然很难有精准的证据,毕竟中华革命党一直以来都是反对党身份,只不过势单力薄所以没什么做为和影响。另外这八个党员以前都是同盟会在地方的骨干成员,属于那种激进的政治活动者,之前还一直反对荣誉改制,现在反对“举孝廉”和“时评”教育手段也很正常,这暂时不能说明他们是有阴谋的行为,或许仅仅只是跟风。

一九一七年七月份,世界格局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种僵持。

自从中华民国先后与英国、俄国议和之后,可以说是彻底脱离了世界大战的战场,仅仅是保留着一个同盟国的名份而已。只是,这看似与大局并无直接联系的事情,却间接的给欧洲战场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英国从南亚战场上抽调了全部的战略资源,转而投向法国正面战场上面。这一举虽然有几分强弩之末的虚张声势,但不可不否认,时至七个月之久德国主力部队仍然被困在巴黎,未能再向西边挺进半步。至于做为“奇兵”的意大利,除了发动突袭抢占了里昂之外,也没有任何其他的做为,甚至即便有多余的兵力继续组织进攻,也装出一副无能为力的样子,只是一味的巩固占领区,并在占领区内大肆掠夺,就好像他们的战场就局限于此似的。

至于塞尔维亚战场上,同盟国的三支大军疯狂的进攻之下,终于显出了防守松动的状况,但严格的来说同盟国军的进展依然不算有效率,哪怕塞尔维亚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状态,也能继续坚持七、八个月之久。

因此,同盟国在声势上获得的绝对优势,但却没有办法全部转化为战场上的优势。总体而言整个欧洲战场还是处于一种僵持状态。军事时评家们都看得出来,事实上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中国与英、俄议和是重要因素之一,但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长久以来的大规模作战,使得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都陷入了资源困乏状态。

正因为如此,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都无法组织像之前那样有效率的作战,哪怕协约国处于弱势,但凭借战略防守的姿态还是能跟同盟国拼上一拼。相反,同盟国却因为战斗力锐减,而没有能力去跟对方硬拼。

当然,如果中国能够在亚洲将英国、俄国牵制的更久一些,同盟国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发动一次破釜沉舟似的总攻,趁势彻底击溃协约国的主力防线,那么剩下的作战就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不必再担心有僵持的局面。

直到这个时候,西方国家才真正意识到中华民国这个东方“落后”国家的举足轻重,没想到最终能够影响整个世界大战局面的人竟然是这个不起眼的国家。

可惜事情已经成为定局,中国签订了两份停战和约,彻底置身于战争之外,以中国目前的态势显而易见是不可能再重新发起战争了。

然而,这种僵持实际上对协约国来说仍然是不利。目前协约国整体采取的是战略防守,这种战略部署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吸引同盟国的进攻,继而达到快速消耗敌军的目的。可是正因为同盟国阵营的内部情况同样不明朗,因此无论是德军还是奥军、意军,基本上都大幅缩减了主动进攻的力度。

也就是说,同盟国与协约国现在都进入了一种消极的防守作战状态,双方都没有足够的力气发动一场可以摧毁对方的作战。如果单纯就这样消耗下去,做为主力部队的英法联军很快就会因为战略资源慢慢消耗完毕,最终导致连战略防守都无法进行下去。

毕竟英国从南亚抽调的资源十分有限,南亚大部分殖民地全部丧失,跟中国又打了一年之久的作战,英屬印度政府剩下的物资也不多。一旦在缓慢的对峙过程中用光了物资,英国、法国再也没有办法从海外争取到更多的援助,等待他们的就是弹尽粮绝的局面。

相对而言,同盟国虽然也面临战略资源紧缺的情况,但比起协约国来说,他们的状况显然要好很多,绝对能够比协约国坚持的更久。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