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军事联盟 第...
“总理阁下,您太谦虚了。”溥寅笑道,“我们取得胜利是很小的,这和我们将在未来5年甚至是10年内所要面临的困难比起来根本算不上什么,所以这才使我们下了决心,要在今后的风浪中经受住考验,就必须和坚强的国家建立盟友关系。”
“是的是的,作为我们德意志帝国,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与贵国建立盟友关系,为德国同时为贵国争取到更加辉煌的未来。”郝斯的话等于是承认了双方要建立的战略同盟关系。
接下来,双方又对建立战略同盟关系的细节进行了具体讨论,双方同意,中华帝国派出由政府和军队各个部门组成的第二个代表团,尽快访问德国,就建立盟友关系进行具体磋商,以期尽快建立这一关系,签订相关的条约。
战争有时就好比一场演出,它有着开幕、发展、*与结局,他还有着自己的节奏和步骤。对于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占据战争主动权的一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来从容安排战争的进程和节奏,使之符合自己的总体战略设想。那么对于一场将会波及到整个世界的战争,那就不是一两个国家可以左右的了。对于发动战争的各方来讲必须要组成战争集团,在当时的世界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国力足以挑战整个世界。那么对于一个战争集团来讲,有一个共同的战争节奏来整合集团内部的战争资源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对于这一部战争大戏,制定的战略计划就是剧本;年轻的士兵就是演员;而这些坐在会议室里的将军们就是编剧和导演了。
“那么贵方认为,我们要进行军事合作,首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冯#伯劳希奇问道。
“信任。”溥寅不紧不慢,“有了信任,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没有信任就会寸步难行。”溥寅一上来就只能打打太极拳,总不能一上来就是我们一起去打仗吧。
“呵呵,我完全赞同,你们远道而来,这本身就说明了一种诚意啊。”凯特尔说道。
“是的,这说明我们是真心实意的要和德国联合。”溥寅说道,“其实众所周知,我们两国现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在欧洲,英法时刻警惕着德国;而在亚洲,苏联和我们似乎已经没有和平可谈了,而且红军在西伯利亚的武装势力也在时刻威胁着我们。”
“而波兰则占领者但泽走廊,将德意志的东普鲁士分隔开了,同时奥地利也面临着与德国分离的痛苦。可以说,我们两国的局势极其相似,而且面临的敌人都是那么一致。”溥寅加重了语气,“但是单凭我们两国各自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着艰巨的任务,所以我们必须联合。这既是必然的也是完全可以的。”
“您指的是,我们双方要协调战争的进程。”不等约德尔开口,雷德尔元帅抢先说道。
“是的,元帅阁下。”溥寅提高了调门,“我们在各自的周边,都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对于德国来讲有波兰问题、奥地利问题、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等。”
在座的德国将领们很吃惊,溥寅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这些计划现在都仅仅是在考虑过程中,离付诸实施起码还有两三年。
“呵呵,是的,同样你们也面临着苏联问题。”约德尔开口了。
“是啊,对于英法来讲,现在似乎还不是时候去惹他们,倒是这样一些角色比较合适。”溥寅说出了德国将领们的心里话,“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联合起来,在解决上述问题的时候,非但不会激起英法的武装干涉,还会增加我们的胜算。”
“这个嘛,哈哈,恕我直言,我们最好还是试探一下。”冯#伯劳希奇心里明白现在德军的实力,还远不能与英法对抗。
“那么,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呢。”溥寅说道,“司令阁下的意思,在真正面对英法之前,我们都需要对周边的一些不稳定因素进行一下清理,在清理完毕之后才进行下一步行动呢?”
“可以这样理解。”冯#伯劳希奇倒是很痛快,因为在此之前,郝斯已经交了底了,那就是尽快谈判并且拿出一个秘密条约来,这样才能加速战争准备。
“嗯,那么在解决了周边问题之后,我们双方要协调战争的进程的话,那就是对英法动手了?”溥寅又问道。
“嘿嘿,这个时候,英法在亚洲的势力应该会被贵国的铁甲雄狮一举拿下吧。”凯特尔意味深长的说道。
在此,战争的前两个阶段基本上确定了,那就是在对英法开战前,要先解决各自周边面临的问题,而在对英法开战后,德国则要进攻两者在欧洲的本土,而帝国则负责在亚洲以及南欧牵制其力量。
这是战争进程的分歧点来了,主要是有两个问题:首先是对苏问题,德国能不能顺利的解决西欧战场,这也就关系到能不能和帝国配合东西夹击苏联。如果德国不能顺利解决西欧战场,那么苏联就会赢得宝贵的备战时间,这时帝国就会抢先对苏联开战。但是德国不愿看到帝国单独对付苏联,因为那样有可能使德国还没有参与对苏作战,苏联就向帝国投降了,毕竟德国同帝国的国力悬殊很大,并且德国绝不希望看到帝国的武装势力再次进入欧洲。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签订一条战线了,那就是乌拉尔山脉和高加索山脉,帝国的战线只在乌拉尔山以东地区,而东欧地区就算苏联政府还存在,帝国也不能往西打了,要把整个东欧地区留给德国。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德国毕竟国力不支,要想在短期内一口气吞下整个欧洲是不现实的,但是又怕到嘴的肥肉进了帝国的嘴里,所以希望帝国签订这样一个战线。
溥寅在请示了国内之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所以同意了德国的要求,做出保证,帝国的军队就行进到乌拉尔山。
第二个是帝国先前没有想到的问题,是否要让意大利加入进来。说实话,意大利的军队实在不怎么样,战斗力很弱。但是墨索里尼的女儿埃达又继承了父亲的基因,是一个扩张狂。她是会想方设法加入进来的,并且运用这样一个集团,为自己在北非的扩张寻找一个可靠的后盾。
这样一来,整个环地中海地区都要成为意大利的地盘了,而且意大利在非洲的活动会影响到帝国在非洲的扩张活动,但是考虑到战争要划分同盟,不把意大利这个最为合适的潜在盟友拉进来,就只能把它推过去了,所以帝国也同意在适当的时候与意大利签订相关的一些条约。
在这之后的战争进程就不是现在可以预料的了,就算是溥寅也无法预料以后会发生什么了,这也只能到时候再来看。
在大的进程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双方的军贸问题了,还有就是包括贷款在内的一系列外交问题,还有就是同盟密约的签订等等,好在国内的第二个代表团来了,这个是规模更加庞大,涵盖了政府和军队各个方面,他们要同德国就双方合作的所有领域进行具体的磋商,协商细节,然后拿出一个具体的令双方都满意的庞大协定出来。
通过协商,帝国要向德国提供航空武器的支持,主要是战斗机的发动机。帝国是不会向德国提供大型战略轰炸机的,这种类型的轰炸机目前还是帝国的核心机密。
同时帝国要帮助德国建立强大的海军。在这个问题上,溥寅提出了造不出战列舰就造潜艇的主张,即德国所需的8艘战列舰,一半就是4艘由帝国建造,德国方面派出人员前来学习,另外四艘由帝国帮助德国自行建造。
德国海军将领邓尼茨在一次宴会上见到了海军总督刘步蟾,两人就潜艇战略站战术交流了一番,德国也重点开始重建自己的潜艇部队了。为了进行封锁作战,德国潜艇部队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这也为日后战争中的德国狼群战术创造了条件。这是在溥寅的影响下产生的战略思想,用溥寅私下对身边人的话就是:“没什么,能帮就帮呗。”之后是一脸的坏笑,“多得都弄到手了,还在乎这一点点。”
国内的第二个代表团来了,溥寅将具体的工作交给了他们,自己一下子清闲了下来。剩下的事情就不是自己得了,溥寅想着,自己是不是还是象征性得到柏林走一走看一看。
“大皇子。”郑介民建议道,“这几天都没什么事情,您是不是到周围散散心,放松一下。哦,德国方面也有这个意思。”
“行啊,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呢。”溥寅笑了,人太多了也不好玩,这样吧,就我们几个人去,让德方派一两个导游就行了。
于是,溥寅、张守芳、林建章、郑介民、吴佩孚、龙云一起乘坐汽车在第二天出发了。
展开全部内容